跳过正文

投资是反人性的

·4614 字·10 分钟·
投资
Suika
Suika
反者道之动
目录

大家都知道通过投资能赚钱,但为什么市场上总是亏损的人比盈利的人多?

有两个主要原因:一是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,二是许多人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而草率地交易。

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,导致了一个结果:市场的参与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,在以业余水平都谈不上的级别在跟专业机构做对手盘。同时,还有一大部分人每天投入交易的时间远远少于职业交易员,却期待着不切实际的高收益。知识的匮乏使人产生不切实际的预期,而对时间和心态的随意处理则导致了错误的决策。更糟糕的是,很多人叠加了这两个特点:即缺乏毕业的知识,有不能谨慎对待交易,不亏才是没有天理。

然而,知识可以慢慢学,只要有兴趣就比大多数人强,毕竟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,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事情上都不需要比拼天赋。但想要在交易里获利,深刻理解交易是反人性的,进而摒弃顺着人性交易才是这场零和游戏中获利的开端。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却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毕竟,市场中缺乏知识的随性交易者太多,远离他们才有希望盈利。

预期
#

首先是预期。每个人进入市场是为了挣钱,但不要抱着不切实际的预期进入市场,而平均值是个很好的帮助我们建立预期的东西。比如,以近十年期看,A股的年平均收益率不到8%,美股则是将近15%。那么,如果主要精力在A股市场,每年15%的盈利就是不切实际的预期,超出平均值太多。毕竟,过去的这么多年也早已证明了自己并不是天选之人,也不能拥有比别人更好的交易条件,那为什么就觉得自己能挣到比平均水平更多的钱呢?

投资传统市场,拉长看长期年化收益超过30%都是高手,巴菲特也做不到。而想要暴富,只能加密货币,这事理论上是没错的,但当下加密货币的收益率在逐年下降,主流币的年化收益都不太高。这体现出个体的差异,一个大的市场里,会细分小的板块,板块里有不同梯队的产品。所以,广撒网只能规避风险,并不能让人挣得更多。在下单前做好功课,对市场和标的物建立立体的预期,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。

进而可见,对市场收益预期的作用还体现在选择投资标的物。比如一支股票的历史成绩远低于它所在市场的长期回报率,那除非有什么实质性利好,不然持有它就没什么意义,短期炒作也要看别的指标,有空写选股的时候再说。

预期是个很重要的东西,后面的一切都要靠它展开,错误的预期会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,也会给人不该有的心理落差。而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,机会永远有,没了这个还有下个,但预期错乱了,你永远不知道抓在手里的是不是机会。

浸润
#

其次是了解。既然选择了投资,就要浸润其中,要充分的了解它。比如,参与的市场有多大规模?多少人在参与?投资的标的物表面是什么?实际是什么?跟哪些东西挂钩?市场里多少人在交易这个标的物?筹码是怎样分布的?历史波动情况是怎样?更要了解自己,自己有多少钱?自己能承受多大的亏损?自己有多少时间?自己的风险偏好如何?也是一堆重要而细碎的东西。还要了解规则,有交易所的规则,标的物的规则,平台的规则,自己的规则。也要了解对手,跟谁在做对手盘,它参与的目的是什么,这比较难,好在到产品风险在股票及以下的时候可以不需要了解太多。

了解多了自然就浸润了,自然也就有了底线和策略,A股的收益不到8%却要承受54%的长期波动风险,而美股则以20%的波动就能换取14%的长期回报,这无所谓好坏,大家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浸润其中,找到合适自己交易的环境。

而浸润其中,这是个需要不断反复的回顾、学习的过程,只能是一遍遍的加深了解,指望一蹴而就不太现实。所以,虽然要做的是了解,但此处是浸润而不是了解。要去实践、去学习,反复多次才能真正了解,否则就是纸上谈兵,而在了解有限的情况下去做是要冒风险的,接受这种风险,不断的平衡理论和实践,然后成长就是浸润。

浸润其实已经在做交易了,毕竟不能单靠理论知识浸润,科班毕业也要实践过才能迈入合格的从业者行列。其实就是一种试错,比别的行业反馈更直白而血腥的试错,最终会获得成长。诚然试错是有成本的,但有意识的试错最终会降低损失。

得失
#

恐慌和贪婪都是动物的天性,人并没有丢失天性,厌恶损失并追求高收益是人的本性。人习惯于在恐惧和贪婪时丧失理性,更快的依据本能做出决定,而往往这些决定是错误的。

严格的纪律性在交易中是必要的,及时止损、止盈,哪怕错了再立刻进场也好。一个交易策略在合适的时间,量化能比人工带来更丰厚的利润,不单是因为计算快,更因为机器交易不带感情。人的得失心会把一个好的策略用坏,按莫非定律来看这是一定的。所以要有自己的预期和策略,不随心所欲,交易才能长久,否则就是一次次碰命,次数多了总会遇到不好的。

不确定性也是影响得失的重要因素。一般顺从人性的做法是交易中把浮盈落袋为安,然后等亏损减少,这样收益是确定的,亏损还有期望减少。而实际更可能遇到的情况是:截断的浮盈本可以获利更多,而持有的亏损越来越大。要尝试拥抱不确定性,这样世界才多样,而交易本身就是不确定的,确定的交易不如找个大行做定存。

能克服交易中得失的唯一办法就是纪律,遵守自己在每一笔交易前定下的预期和策略,尽可能少带感情的去交易。即使是明知趋势还是原来的交易方向,止盈了再进就是,市场一直在那里。很多时候手上没单子,人会变得冷静,能察觉到有单亢奋时忽略的风险。

杠杆是个放大器,最能放大人的患得患失。用杠杆要适度,这个度也是前面预期和浸润中获得的,产品的差异和个人的差异导致它并不是个固定值,也不具有什么参考意义。唯独一点,即便放的再大,也还是有赌未为输,定好止损,别让得失心害了自己,不一次亏太多,就还能再来,便是扔硬币,也不至于每次输的都是你。

交流
#

人是社会动物,阻碍交流是不可能的,况且交易本身就要各种咨询,没有各种交流是万万不行的,甚至交易本身就是个人想法与市场交流的过程。

家人朋友间的良性互动,固然可以给交易之余带来心理的安慰,而交易更多的是交流各种资讯,所以要试图建立一个平衡而健全的信息源。这样的信息源要大而全,毕竟金融产品各自独立但关联甚广。其次,信息源不能只听一家之言。天天听新闻联播,还以为世界末日就剩下中国独好了。传播学的知识多少要学一点,媒体的基本立场和利益往来也要关注一下,就好像大纪元也不是完全不能看。

是人掌握信源,而不是信息源控制人。接触的信息多了,难免有偏好。但所谓交流,是要理解然后输出,是要先接纳,试图去理解跟自己想法不一致的地方,而不是一开始就固执己见。在充分理解后,回到自己的观点毫无问题,但拒绝接受和自己不一致的信息就不对了。

更重要的是逻辑,这恰恰是大陆教育最缺失的部分。喊口号给人听固然是一种交流,但不是我们想要的交流。适合交易的交流方式,要能快速从人和信息中过滤掉情绪部分,做事实判断而不是情绪判断,冷静地筛选出信息真实可靠的部分,然后自己流出自己的信息。

最最基础的是有意识的独立思考着去处理信息。无论信息源是否完备,也不论自己思考的是否缜密,所谓交流,是让信息流动起来的过程,吸纳然后输出,才是交流。总是想着靠内幕消息去交易,或是找个老师跟单,那是甘于做被诈骗的苗子。

不论如何,人还是要独立思考,过滤了信息,得出自己的结论,盈亏自负,至不济自己也在其中成长了。

学习
#

终身学习看起来是这代人躲不过的宿命,投资也得持续的学习。倒不一定要学到专业,但学习才能让人不像唐吉可德一样只有无畏。

抗拒变化和接受新事务,呆在老旧的舒适区也是人的天性。而市场在不断变化,金融产品也在不断的迭代更新,量化的论文更是层出不穷。今天好用的指标,也许明天就没用了,昨天学会策略,也许今天就过时了。要适应市场,就只能不断的学习,不情愿也无可奈何的事情。不断的学习,不断的试错,才有可能盈利。

除了知识,还应该学会敬畏。成功会让人迷失自我,失去敬畏心,而失去了敬畏,就离疯狂不远了,也就离灭亡不远了。市场和战场一样都是零和的赌局,而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。

幸运的是如今是对自学无限友好的时代。只要想,都能找到各种学习资源,也可以靠AI辅助。学习的门槛比过往无限低,善于把资源利用起来正是我们应该做的。

回顾
#

回测是机构和量化的常用手段,但对个人投资者就很难。在意识层面上,很少个人投资者会意识到回测对自己的重要性,也缺乏相应的回测手段。这不重要,意识到了去学就好,知识的空白有时候是最容易弥补的,尤其是新意识到一块崭新的内容时。

在没有足够的知识和工具前,个人投资者能做的不是其实回测交易,而是回顾交易。回顾交易能验证交易策略,挖掘其潜在盈利能力;也能帮助了解策略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表现,确定潜在的风险,评估不同时期同一交易的风险水平;还能通过回顾模拟,了解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交易策略表现,从而改进自己的交易技巧和决策能力。

然而,回测对于从业者而言不过是工作的一部分,回顾对个人投资者则需要直面自己的策略和操作,则可能带来心理问题。人总是喜欢不自觉地肯定自己,当主动去回测一个失败的交易时,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或是根本就敷衍了事。而当回顾一个自己引以为傲的策略时,又容易忽视周期和环境因素,进入过度乐观的状态,以为找到了交易的圣杯。

对自己诚实,不断的直面自己的错误,或是不断的否定自己的成绩,这本就很违心。可交易就是这样,既然永远找不到一种万能的交易手段,那不断剖析自己总比不断赔钱强。

量化
#

人是一种很容易感动自己的动物,而市场不是,市场是可以量化的。那身处其中就要抛开感性,试着量化。

不是量化交易,是量化自己的行为。避免自己感动自己,做有效的事,不是自以为是的事。就像写代码,任何语言写够一万行有效的代码,即便还没学通也至少是个熟练工了,但复制粘贴一万行就没这效果。交易也不是每天对这红红绿绿的图看了一天就叫盯盘,要有逻辑和专注才有试错的基础。更不是看了多少本书就算学习,要有可以量化的总结和输出。不单是交易,在其它事情上我们也需要可以量化的指标,以检验的成果。靠感性的认知,往往会出现偏差,会让人万劫不复。

平常人的习惯不同,可以量化的风格也不同,所以,个人找个人的指标吧。但我觉得,一个是否能全职靠交易生活的指标是:如果能在一年内,符合预期的靠交易挣到超过所在城市中位数收入的钱,那可以开始尝试,否则交易不该是一个业余投资者的主业,即使是失业了被逼无奈也不是。哦,有矿的除外。

坚毅
#

放弃是一件很轻易的事,坚持就很违背人性,坚毅更是,坚毅已经是一种性格特征了。

坚毅如何让一个人成功的故事能讲很多,套在投资上也是一样。在坚毅面前,天赋并不算什么,古往今来几乎没有谁是纯靠天赋成功的。所以,只有愿意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,总能把事情做好的,不止是投资。在坚毅面前我们最大的敌人不过是人性中的好逸恶劳罢了,可持续下去,会收获的不止盈利还有成功的快乐。

结语
#

窃以为,人性本恶,好逸恶劳,好大喜功,厌恶损失和变化。而交易恰恰是一个挑战人性的活动,它能让人认清自己本性中的弱点,不断直观地奖励通过自律和持续学习来克服这些弱点的人。

所幸既然选择投资,那目的一致都是盈利。诚然机器交易越来越高端而频繁,但只要这个市场还没有排除人的因素,个人交易者就还有机会。我们所需要做的不是跟机器对抗,而是不要跟失败者走在一起。只要比别人跑的快,跟众人的方向不一致,熊就不一定能吃到你。

交易是一件很残酷的事,认清它按它的法则行事是我们该做的,而不是自由发挥。这样才能收获金钱和成长,所以,这不仅是一场关于财富的竞赛,更是一场对自我认知和控制能力的考验。




评论